1月12日,郑州全员核酸检测暂告一段落,针对重点人群核酸采样工作却没停止。与其他封控区、管控区一样,颍河路69号院依旧是核酸检测的重点。记者曾想象过非常时期“疫”线防控人员的疲惫,却从没想到按秒计算的忙和累竟是如此不易,和现实相比,文字太苍白,图片稍单调,唯有心里的感动是透彻心扉的。
辛苦的背后是共克时艰的决心
早上5时50分,小区门口已聚集了很多人,社区工作人员、郑州市中心医院的医务工作者正在有序准备着,等候6点开始的核酸采样工作。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全身“武装”后,记者变身“大白”,同步改变的还有心态,一种发自内心的责任感。
虽然知道身处相对安全的环境,但当穿上这身“装备”、身处这个敏感地点,多少还是感到了一丝紧张。防护服的封闭性没得说,闷热不透气,走几步路就开始发汗。这是记者的偶尔行动,却是“疫”线防控人员每日的常态。
“说实话,刚开始说不紧张是假的,但这是工作也是责任,‘冲上前去’,是我们给自己的加油鼓劲。”绿东村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春节说,绿东村街道目前有3户9人确诊病例,辖区除两个小区、一栋楼被划为封控区外,其余几乎全部属于管控区。从1月4日凌晨接到通知后,办事处第一时间采取了管控措施,从这一天起,他们的每一天都是从凌晨3点开始,结束时间却是未知数。
从黎明前的“黑”到深夜后的“黑”,从“打起精神努力干”开始到“拖着疲惫的双腿”结束,你问他们当天都干了啥?嘘,别说话,请允许他们休息这片刻。
调侃的背后是乐观积极的心态
颍河路69号院作为老旧小区,一共20栋楼,846户,1586人。作为西郊老牌小区,居住在这里的人年龄普遍偏大,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515人。老同事加老街坊,昔日吵吵嚷嚷、三五闲谈的小区,如今显得格外冷清,家家户户被贴上了封条,家里的平方数就是他们的活动范围。
早上,小区奔忙的是核酸采样的“大白”;下午,小区奔忙的是两手提着菜袋子的“大白”,帮买菜、帮搬水、帮扔垃圾、帮处理杂事……桐柏社区书记孟超开玩笑说,在他们社区,昔日柔弱的小姑娘如今也成了“大力士”。
作为老旧小区,爬楼梯是常规动作。23岁的医务工作者王若华笑着说:“上着上着就习惯了,现在我每天的步数在朋友圈都是前十呢。”
按照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要求,“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是命令更是标准。对于疫情封控区域来说,做到这一点,更是容不得一丝一毫马虎。信息采集员、核酸采样医生、保障员,一组3人,分工明确。
李春节介绍说,绿东村街道针对封控区域核酸采样的人员配置上,做到了最佳组合,极大地提高了采样效率。就颍河路69号院来说,每天正常配置23组,清晰的分工,默契的合作,让采样速度从刚开始的3个小时缩短至如今的1个小时,这背后是让人无法计算的付出。
“得知小区有确诊病例,刚开始是害怕、慌张,然后是接受,现在是包容。每个人都不容易,没有人会主动选择这个局面,包容的看待,也会让自己接受度高一些。就当是强制性给自己放个长假。”42岁的吴先生调侃着说道,封控宅在家的日子,他陪着孩子上上网课,帮着媳妇做做家务,刷刷手机给自己一些放松时间,宅在家也生出了不少乐趣。
和吴先生的“悠长假期”不同,社区人员可是忙“疯”了!
0点至6点:流调转运;
6点至8点:上门核酸;
8点至15点:全员核酸检测;
15点至18点:拉检测物资、贴居家隔离封条、整理台账;
18点至22点:整理台账上报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台账;
22点至24点:等候转运命令。全天候无间断核查流调信息打电话。
以上来自李春节的工作日志。
是的,你没有看错,这是社区的每天工作安排。
他们不仅负责居民的衣食住行,必要时还要化身心理调解员,每个人都快成为“十项全能”。颍河路69号院老年人居多,封控区要求“足不出户”,最初很多人心里接受不了,情绪很受波动,孟超的电话成了他们24小时的热线。针对这些居民,社区工作人员每天进行电话心理疏导,慢慢地,大家从排斥到理解再到包容,每个人都能理解“疫”线工作者的难和累。
曾经冷冷清清的业主群,在小区封控后“活跃”了起来,平常面与面相遇不一定打招呼的街坊四邻,在这个小天地里让互相之间情与情有相逢,聊新闻、聊热点、分享防控小知识……这里每天都充满了热闹的气氛,当然,最多的话题是感谢。
业主张先生在群里分享了关于他的故事,他父亲1月9日深夜突发心脏病,在联系社区工作人员后,社区迅速反应,第一时间联系急救车并办理相应手续,在最短时间内将张大爷送至医院。绿东村街道办事处统战员吴清芳说,街道办针对特殊人群就诊问题,设定了一套成熟的流程,目前,单就这个小区已有6位老人得到了妥善的就医治疗。
居民的感谢不作假,社区工作者的付出被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记在了心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大爷说:“等疫情结束了,我要第一时间给社区送锦旗。因为他们配得上,他们担得起。”
重复的背后是一个个新的挑战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着一则关于郑州的段子:“以后考古,看到喉咙上有茧子的,一定是郑州人。”无奈的调侃是郑州人面对难题时展现的乐观幽默,高频次、高效率的核酸检测背后是迅速反应、快速落实、万众一心的“郑州速度”。
从本轮疫情暴发以来,从1号通告发布开始,从第一场新冠疫情新闻发布会解读开始,郑州的每一个举措的制定和落实都突出“快、准”,步步皆是“郑州速度”。
社区工作是繁忙琐碎的,也是重复的,一天天重复的内容、一次次重复的动作、一句句重复的叮嘱……当你的肩上挑的是使命,心头压的是责任,这种重复在每一个新的一天又是全新的挑战,但是总离不开责任、决心和信念。
至此,记者的“一天”结束了,但是他们的一天仍在继续。
这是一篇实录,也是一个见证。疫情也许会封锁很多东西,但是也会让很多存在紧密,比如郑州人共同抗疫的决心,疫情给人们带来“隔离”同时也带走了隔阂,让我们携手抗疫,迎春来。
郑报全媒体记者 韩娟 文 通讯员 郑韩/图
X 关闭
- 1、重点聚焦!提钱花网贷逾期一个月会不会上征信
- 2、世界新动态: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的普通产假是多少天?
- 3、每日信息:金达威(002626)12月27日主力资金净买入1849.12万元
- 4、当前焦点!威法、玛格、图森相继冲击IPO 谁会成为高定家居第一股?
- 5、快看点丨珠海零售药店的抗原检测试剂购买要登记吗?
- 6、世界实时:山东成武: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城乡宜业更宜居
- 7、【环球报资讯】卫健委: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按三个月的日常使用量动态准备新型相关治疗药物
- 8、天天速讯:杉杉股份: 杉杉股份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方案的公告
- 9、环球微头条丨江苏南京江宁开发区赴泰国精准招商 打造储能产业新高地
- 10、今日要闻!梅州交通违章处理需要哪些材料?
-
每日快报!经济日报年终述评⑥:粮食安全基础稳固
今年我国粮食再次高位增产,“大国粮仓”更加充盈,百姓的“米袋子”更加殷实。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
-
全球视点!德国总统发表讲话,呼吁在危机面前保持团结和信心
和平是民众最热切的渴望,他号召德国和欧洲团结一致、共同面对“艰难的时刻”,依靠巨大的凝聚力度过危机
-
即时焦点:突然官宣怀孕!全网炸了:和郑恺分手5年后,她竟然过成了这样?
作者:捡书姑娘来源:捡书姑娘ID:jianshu126近期内娱的热闹,全由京城四少汪公子买单了。这不,就连娱乐圈又曝个孩子这样的大喜事,都没能引
-
世界即时看!同心互助聚合力——沈阳一线疫情防控见闻
“我有药”“我家也有”“到我家取”……近日,沈阳市浑南区一社区居民微信群上演了爱心接力的一幕。“孩子发烧了,我只问了一句‘谁家有药’
-
世界球精选!周兆成律师解读“异地购药”是否合法,疫情当下该如何防范
在疫情管控放开之后,我们发现周围的小阳人越来越多了,这不免让人感觉到人心惶惶的,生怕自己中招了。而因为放开的太过突然,导致各地药店的
-
全球新消息丨Go定时器的三种实现方式
很多时候需要周期性的执行某些操作,就需要用到定时器。定时器有三种思路。Sleep使用休眠,让当前Goroutine休眠一定的时间来实现定时的效果,
-
【环球快播报】捷信贷款逾期了11个月会产生什么后果
网贷逾期一般会上征信,有些借贷机构在用户逾期后一天后就会上报给征信机构,而有些借贷机构则是会在几天后上报给征信机构,因为有些借贷机构可
-
世界观察: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呼吁:合理购药、用药,不要盲目囤积涉疫药品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苏俊毛春燕)12月22日,成都市举行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成都市卫健委副主任黄辉,成都市委教育工委委员、成都市人民政
-
全球观热点:看好装机需求,两公司拿下90亿元光伏玻璃长单
有分析师判断,伴随硅料环节价格出现松动,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有望在产业链价格下降趋势带动下继续保持较高增速
-
当前要闻:国家邮政局:1-11月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263.1亿件 同比增长3.1%
据国家邮政局12月21日消息,国家邮政局公布2022年11月邮政行业运行情况。1-11月,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263 1亿件,同比增长3 1%。其中